低弹性针织物的拉伸性能 ASTM D25941999 | |||
---|---|---|---|
日期:2013-09-02阅读:2837次 | |||
温州际高仪器 ASTM D2594 1.范围
1.1.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低弹性针织织物的伸长和织物的增长。
2.朮语
2.1.基本标记--在样品上做隔距的标记﹐标出要做实验的部份。
2.2.织物伸长--表示为在特定条件下﹐试样经一定的负荷后长度的增长。
2.3.织物增长--表示为试样经一定时间施加张力﹐去除张力后长度与原长的差值。
2.4.低弹长度--表示为织物的性能﹐施加低负荷显示的高弹性能织物和好的回复性。
2.5.张力--可产生伸长的单轴力或测试体内部抵抗伸长的平衡力。
3.设备
3.1.支架﹐悬挂吊架﹐测试过程中可施加张力。
3.2.衣架专配件﹐包括衣架杆和衣架链。
3.3.直尺﹐零位有钩﹐可贴着试样。刻度为原隔距长度125mm(5in)的百分单位或1mm。
3.4.张力仪或砝码可加在悬挂物下端﹐在试样上施加2.27kgf(5lbf)±1%或4.54kgf±1%的力。
3.5.螺丝扣﹐或等同工具﹐长约25~75mm(1~3in)。
3.6.定时器﹐增量。
4.取样
4.1.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各取5块试样﹐试样尺寸为125±3mmX500±10mm。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织物的长度方向。试样的宽度方向平行于织物的宽度方向。取样品要有代表性。
4.2.如果织物的幅宽大于等于125mm﹐距离布边25mm以上取样。
4.3.如果织物的幅宽小于125mm﹐取织物的整个宽度作为试样。
4.4.保证试样没有折迭﹑折痕褶皱等。在取样品中要避免试样沾油﹑水﹑油脂等。
4.5.试样对半折迭形成环状﹐平行于试样的短边且距离试样边缘6~13mm处﹐缝合。
4.6.将试样放在平面上﹐在环状试样的一面中心位置做一标记﹐距离125±3mm﹐记录为A。
5.调湿
5.1.根据ASTM D1776中的规定﹐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并在标准大气下测试。
6.测试仪器的准备和核对
6.1.校准测量尺和张力砝码。
7.测试程序
7.1.试样在标准大气下测试﹐小心地处理样品﹐保持其自然状态。
7.2.织物增长﹕
7.2.1.将环状试样套入上吊架杆上﹐使试样的缝线沿着连杆。
7.2.2.将试样另一端套入下吊架杆中。
7.2.3.将上端吊架挂入支架的沟槽内﹐在上标记处用带钩的测量尺穿过织物固定。
7.2.4.将链条用螺丝固定在下端根据表一将试样拉伸至要求的伸长百分比位置。
7.2.5.固定在下端的相应位置﹐试样保持在伸长位置2h±5min。
7.2.6.经2h±5min后﹐松开链条取走下吊架﹐释放织物﹐在没有张力的作用下测量标记线﹐精确到原隔距长度的1%或1mm。
7.2.6.1.经60±5s后测量﹐记录为B。
7.2.6.2.经1h±5min后测量﹐记录为C。
7.2.7.移走测试样﹐依次继续测试﹐直到3套经纬向的样品测试完成。
7.3.织物伸长﹕
7.3.1.将一个新的试样按照4.2.1~4.2.3放在测试仪上。
7.3.2.将张力仪附在吊架下端﹐适用于松身式衣物的试样在0~2.27kgf(0-5lbf)之间﹐适用于紧身装的试样在0~4.54kgf(0-10lbf)之间循环四次﹐每个循环用4~6秒。
注﹕若试样的适用范围不知道的情况下﹐两种条件都要使用。
7.3.3.在规定的张力下﹐进行第5个循环的测试﹐用时5~10秒﹐然后测量标记线﹐在尺上的相应位置记录为D﹐精确至原隔距长度的1%或1mm。
7.3.4.移走测试后样﹐依次继续测试﹐直到2套试样测试完成。
8.计算
8.1.织物增长60秒﹐%=100X(B-A)/A﹔
8.2.织物增长1h﹐%=100X(C-A)/A﹔
8.3.织物伸长﹐%=100X(D-A)/A﹔
8.4.计算三个试样增长的平均值﹐精确至计算所得织物增长的1%。
8.5.计算两个试样伸长的平均值﹐精确至计算所得织物伸长的1%。
9.报告
9.1.报告取样规格及取样方法。
9.2.经60秒回复后﹐每个织物增长及织物增长平均。
9.3.经2小时回复后﹐每个织物增长及织物增长平均。
9.4.每个试样的伸长值﹐以及平均值。
9.5.标记点间的原始尺寸。
9.6.织物增长的伸长百分比。
9.7.织物伸长采用的张力。
表1 试样伸长的百分比位置
成衣类型 长度方向(纵向) 宽度方向(横向)
宽松装 15 30
紧身装 35 60
|
|||
|